你关注精度影响因素,这正是选择和使用这类仪器的关键。数字式粉尘计的精度主要受仪器自身技术参数、环境干扰和操作方式三大类因素影响,不同因素会从测量原理、数据采集到结果输出的各个环节产生干扰。
这是决定精度的基础,直接关联测量原理的可靠性。
光源稳定性:核心部件激光或 LED 光源的强度若不稳定,会导致散射光信号忽强忽弱,直接影响浓度计算结果。劣质光源的衰减速度快,长期使用后精度会明显下降。
光学系统设计:光敏元件的灵敏度、光路的密封性会影响信号捕捉。若光路存在漏光或灰尘堆积,会引入杂光干扰,导致测量值偏高或偏低。
数据处理算法:不同品牌的芯片算法差异较大,优质算法能有效过滤环境噪音(如微小气流扰动产生的虚假信号),而简单算法易出现数据波动,降低精度。
环境条件会直接干扰测量过程,是实际使用中精度偏差的主要来源。
温湿度变化:高温会加速光源老化,低温可能导致电子元件反应迟钝;高湿度会使粉尘颗粒凝结成团,改变颗粒大小和重量,导致测量值与实际浓度不符。
气流速度:仪器采样口若处于强气流环境(如风扇旁、通风口附近),会导致采样量异常 —— 气流过快会带入过多粉尘,使结果偏高;气流过慢则采样不足,结果偏低。
粉尘颗粒特性:
人为操作不当或维护缺失,会让仪器偏离最佳工作状态。
校准频率:仪器需定期用标准粉尘样品校准(通常每 3-6 个月一次),长期不校准会导致测量值漂移,比如原本 1mg/m³ 的实际浓度,可能显示为 0.8mg/m³ 或 1.2mg/m³。
采样口清洁度:采样口若堆积灰尘或油污,会堵塞进气通道,减少实际采样量,导致测量结果偏低。
放置方式:仪器需水平放置,若倾斜会改变采样气流的稳定性;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或振动,前者影响光源,后者干扰光学元件。